7月19日,以太坊核心研究团队发布《2030技术宣言》,首次系统披露未来六年技术演进路径。这份由Lemniscap执笔的路线图显示,以太坊将通过"Rollup双轨并行"战略,构建兼具安全性与高性能的区块链基础设施。
根据规划,以太坊将在2027-2029年间完成Beam Chain共识层升级,将最终确认时间从目前的15分钟缩短至12秒。验证者质押门槛同步从32ETH降至1ETH,结合SNARK化技术降低节点运营成本。执行层方面,RISC-V架构虚拟机将逐步替代现有EVM,预计提升50-100倍证明效率,同时保留EVM兼容层确保生态平稳过渡。
数据可用性层(DA)将分阶段实现完全danksharding,目标吞吐量达2MB/s。Proto-danksharding技术已随Dencun升级部署,当前每日处理8.15GB链上数据。研究团队特别强调,这些升级并非简单扩容,而是为两类Rollup提供差异化支持。
路线图首次明确将Rollup划分为"对齐型"与"性能型"两大阵营。对齐型Rollup如Taiko将深度绑定以太坊L1,采用共享排序机制和原生验证,直接继承底层安全性;性能型Rollup如MegaETH则侧重吞吐量优化,可能采用中心化排序器或第三方DA方案,但保留以太坊结算层功能。
Lemniscap分析指出,到2030年中间态Rollup将面临淘汰。数据显示,目前消耗gas费排名前10的Rollup中,7个已开始向两极靠拢。这种分化反映市场需求:机构级DeFi更关注安全性,而社交、游戏等场景优先考虑用户体验。
通过EXECUTE预编译功能,以太坊将实现Rollup状态转换的L1原生验证。这意味着未来Rollup区块可直接由以太坊验证者验证,形成"可编程执行分片"。研究团队估算,该机制可使跨Rollup交互延迟降低80%,同步组合性风险下降90%。
在DA层选择上,路线图保持开放态度。虽然完全danksharding后以太坊DA吞吐量预计达58,000TPS,但仍建议高频场景采用EigenDA等第三方方案。这种务实策略使以太坊既能服务高价值金融应用,又能通过性能型Rollup触达海量用户。
行业观察人士认为,这份路线图标志着以太坊从"世界计算机"向"世界账本"的定位转变。通过技术栈的模块化设计,既维护了核心层的可信中立性,又为应用层创新保留空间。截至发稿,ETH价格暂报3,421美元,24小时涨幅2.3%。
先进加密加持,每一笔交易都稳稳的安全!
本平台作为加密货币信息分享站,不提供交易服务或个性化投资方案。请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决策,风险责任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