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4日,美国比特币矿企TeraWulf宣布与人工智能云平台Fluidstack达成总值37亿美元的计算资源租赁协议。科技巨头谷歌为该项交易提供18亿美元租赁担保,并获得TeraWulf约8%股权的认股权证。四天后,Fluidstack正式行权,谷歌将担保额度提升至32亿美元,股权占比增至14%,成为TeraWulf最大机构股东。
市场对此反应强烈。TeraWulf股价从8月13日的5.30美元低点跃升至18日的10.52美元,单周涨幅达98.49%。截至发稿前,股价维持在8.78美元高位,较交易公布前仍有65%的溢价空间。
根据协议,TeraWulf将把纽约州Lake Mariner数据中心的160兆瓦负载容量租赁给Fluidstack,专门用于液冷AI算力托管。该设施配备双345千伏输电线路和闭环水冷系统,总容量达250兆瓦。首期40兆瓦容量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运,年底实现全面部署。若双方选择续约5年,合同总价值将翻倍。
TeraWulf首席战略官Kerri Langlais透露,谷歌的32亿美元担保将用于支持项目债务融资。作为交换,谷歌获得7300万股认股权证,持股比例达14%,成为公司最大股东。这种深度绑定被业界视为“来自顶尖科技公司的权威背书”。
成立于2021年的TeraWulf最初专注比特币挖矿,2025年第二季度产出485枚比特币,同比增长45.5%。但受4月减半事件影响,单币电力成本攀升至45555美元。面对行业盈利压力,矿企纷纷向高性能计算(HPC)托管转型。
资产管理公司VanEck曾测算:若上市矿企将20%能源容量转向AI和HPC,到2027年可年增139亿美元利润。TeraWulf首席财务官Patrick Fleury确认,公司将于第三季度开始确认HPC托管收入,这标志着财务结构的根本转变。
谷歌此次投资明显指向AI算力竞争。其Gemini系列模型在代码、数学等领域表现卓越,但大模型训练需要持续稳定的高性能算力支持。TeraWulf的零碳基础设施与低成本能源优势,恰好契合谷歌对可持续算力的需求。
TeraWulf首席执行官Paul Prager强调,Lake Mariner的双电路电力架构和低延迟光纤网络,是为高密度AI计算量身定制的稀缺资源。这种基础设施优势,正是谷歌选择与矿企合作而非自建数据中心的关键因素。
目前TeraWulf正加速推进HPC容量交付:7月已实现WULF Den数据中心盈利,CB-1和CB-2数据中心将分别于8月和第四季度投运。这种转型节奏为传统矿企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——依托能源基础设施优势,切入科技巨头的算力供应链,最终实现传统加密业务与高附加值AI服务的协同发展。
先进加密加持,每一笔交易都稳稳的安全!
本平台作为加密货币信息分享站,不提供交易服务或个性化投资方案。请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决策,风险责任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