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,稳定币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两条清晰主线:国家间合规进程加速与产业内部分发权争夺。全球范围内,稳定币正被纳入金融基础设施体系,中美两国战略布局尤为突出。产业层面,竞争焦点从发行转向分发,渠道成本与网络效率成为制胜关键。
稳定币总市值已达2778.7亿美元,周增长27.8亿美元。USDT保持60.19%市场份额,USDC以674.6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二。区块链网络中,以太坊以1445.8亿美元市值领先,波场和BSC分别以824亿美元和118.4亿美元位列二三位。
中国正积极推进人民币稳定币发展。国务院审议人民币国际化新路线图,将稳定币列为核心抓手。香港已落地监管条例,上海打造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,高层可能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用于上合组织跨境结算。这一系列动作源于人民币在SWIFT全球支付份额下滑至2.88%的现实压力。
美国监管层面出现显著转型。美联储理事沃勒明确将稳定币、智能合约和人工智能列为支付创新三大支柱,警告银行若抗拒新技术将被边缘化。另一位理事鲍曼则建议削减"声誉风险"障碍,甚至允许央行人员持币体验。这些表态显示稳定币已被纳入美元战略工具范畴。
随着美国《GENIUS Act》和香港稳定币条例等合规框架落地,行业竞争焦点正转向分发环节。Circle面临渠道成本压力,2025年第二季度从USDC储备获得6.25亿美元利息收入,其中超一半支付给Coinbase。这种结构性依赖导致净收入率持续挤压。
创新分发模式正在涌现。Ripple将RLUSD直接嵌入Gemini营运资本,Bullish的11.5亿美元IPO募资中超50%以稳定币形式完成。这类机构直连模式绕过零售渠道,创造出更高效率的价值场景。MetaMask推出mUSD稳定币,通过与Stripe旗下Bridge合作,将发行和合规外包,专注品牌与用户触达。
全球监管框架加速构建。美国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开始评估各州框架,韩国计划10月提交稳定币监管法案,日本批准首个日元稳定币JPYC。怀俄明州推出首个州政府支持的多链稳定币FRNT,在7大区块链同时发行。
金融机构积极布局。招银国际证券正式推出虚拟资产交易服务,提供BTC、ETH和USDT交易。高盛预测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,支付领域是最明显的市场机会。渣打银行预计到2028年,全球稳定币市值或增至2万亿美元。
稳定币竞争已进入新阶段。国家间合规竞速与产业分发给对决并行,中美以不同路径塑造未来数字货币秩序。分发网络和品牌价值将成为下半场制胜关键,市场或将从巨头垄断走向更多中等规模稳定币并存格局。
先进加密加持,每一笔交易都稳稳的安全!
本平台作为加密货币信息分享站,不提供交易服务或个性化投资方案。请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决策,风险责任自负。